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866|回复: 0

[IMS(IP多媒体子系统)] 机房工程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新兵

注册:2014-6-26
发表于 2015-7-17 22:13:42 |显示全部楼层
前 言
一 需求分析
1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先进性,不仅应该能承载普通的(文件,打印等)网络流量,并且应该支撑多样QOS特性,保证有足够的带宽运行基于IP网络的实时PC TO PC语音传输,以及未来可能会具有视频会议流量
2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壮性,应该具有足够的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电源冗余,设备冗余,主机冗余,数据库冗余,线路冗余,拨号链路冗余。
3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采取带CBCA特性的路由器,以及防火墙以及设置DMZ区,防杀病毒、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与修补系统、网络数据完整、网络安全保护保证内网的绝对安全,将来数据在外网以及INTERNET上传输应该采取加密,并且数据传输线路应该采取全屏蔽双绞线,防止信息的流失和泄露.
4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功能性,不仅应该具有普通的网络传输功能,并且应该具有对外发布的平台,实现政务上网工程,内部建立INTERNAT,实现内部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信息发布一体化。

二 系统设计原则
1.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必须保证极高的系统可靠性及容错性,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故障并要求网络系统在部分设备出现意外时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
2. 网络系统必须具备高度安全性控制能力,防止非法侵入,保证系统资源及敏感信息的安全,不受未授权的篡改或泄露;
3. 系统应提供充足的带宽和先进的流量控制及拥塞管理功能,保证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可视化计算的需求;
4. 采用基于通用标准和技术的统一网络管理平台,提供整个网络全局地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扩展性;
5. 网络系统应基于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具有开放性和异种网互联能力;
6. 网络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应用系统的需求;
7. 网络设备应兼容包括ATM,千兆以太网在内的等各种网络技术,并为将来的技术发展有所考虑,以保证网络系统可以随着需求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升级性

第一章 方案概述
1.1先进性、成熟性和系统性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系统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已经并将继续不断提高,高带宽、低延迟是对交换网络设备的基本要求。网络交换设备应该提供从数据中心到楼层配线间直至桌面的高速网络连接,交换机必须具备无阻塞交换能力。综合考虑先进性和成熟性,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市教育城域网可采用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作为主干技术连接数据中心和各学校交换机,采用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或以太网接口连接服务器和客户机。为了将来能顺利实现技术升级,选用的设备应有支撑千兆以太网、ATM OC-12等前沿技术的能力,以便技术成熟时配备。
数据中心应选用具有数十Gbps到上百Gbps的交换容量、采用模块化分布式交换技术的主干级交换机;各学校内的二级交换机根据需要以千兆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通过光纤或公共网络平台接入主干;为减少网络延迟同时兼顾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特征,交换机互联的级数应控制在最低可能的二级-数据中心和配线间,因此配线间的交换机必须选用可提供足够端口数而不损失性能的无阻塞堆叠式工作组级交换机。

新的基于视频、语音和图像的应用系统的引入对网络的服务质量(QoS)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教育城域网应用系统复杂多样,网络交换机应该能够根据网络管理员预先设置或根据高层应用类型的不同,对不同站点或不同的数据流赋予不同的优先级、提供不同的服务,优先保证重要站点或子系统或者语音、视频等应用得到及时的响应。网络优先级管理应支撑IEEE 802.1p协议。
在当今流行的Internet / intranet 计算方式下,应用系统将以大量客户机同时访问少量服务器为特征,要求网络交换机必须具有有效的主动式拥塞管理功能,以避免通常出现在服务器网络接口处的拥塞现象,杜绝数据包的丢失。
以硬件交换为特征的多层交换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局域网网络系统中取代传统路由器成为网络的主干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先进技术应在市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得到应用。
1.2可靠性和容错性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计算机系统的日益网络化使大家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因此,网络系统设计更要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和容错性。
为保证网络系统的不间断连续运行,应该选用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成熟可靠的产品。数据中心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处理技术实现,避免采用一损俱损的中央交换模块方式。各主要部件都应有冗余,所有部件应支撑热插拔,主干端口应支撑热备份,特别是作为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核心的多层交换单元更要具备冗余备份的容错能力。
在选用具有多级容错设计的交换机的基础上,网络系统设计仍应注意数据中心交换机、交换机上的模块及各部件、网络中的所有主干链路都要设计有冗余备份。整个网络中不应存在单一故障点-即任何单个设备、部件或链路的故障都不应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1.3网络安全性
网络统对安全保密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虽然计算机系统本身或多或少地具有安全防范措施,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却是整个系统安全性的第一道防线。
然后在局域网上的所有交换机应能灵活地、跨越全网地进行虚拟网划分和管理,将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紧密相关的各站点划入独立的虚拟网,实现无关系统的逻辑隔离是网络安全性的基本保障。
在此基础上,大家选用的网络产品应该具备包括MAC级、IP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实现安全管理的能力,作为交换网络核心的多层主干交换机应该具备防火墙功能,防止发生在同一虚拟网内或虚拟网之间互联点上的非法侵犯。
1.4虚拟网支撑
计算机网络系统全面采用交换技术,使虚拟网技术的全面采用成为可能。按照应用系统的分布对全网实施虚拟网划分是增强网络安全性、提高网络性能、加强网络管理、隔离网络故障的有效手段。

然而如果虚拟网的支撑仅限于单一交换机内部或网络局部,划分后整个网络系统将成为支离破碎的一片片盲区。因此大厦选用的网络交换机应具备跨越主干和分支在全网范围内自由划分虚拟网的功能,而且所有设备的虚拟网划分功能应当基于IEEE 802.1Q这一统一标准。
1.5第三层交换技术
Internet/intranet计算方式对市教育城域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考验是,网络上的大部分流量不再局限在各子网内部,而大多是跨越子网边界访问,这对网络设备处理子网间路由的能力施加了很大压力。传统路由器以App方式进行路由操作,产生数十倍于交换机的传输延迟,而且延迟时间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很大,是多媒体传输的大忌;由于采用昂贵的高性能CPU和大量高速内存而导致性能价格比极低,无法进一步提高吞吐量。

传统路由器的吞吐量已经不能胜任当今局域网主干上大量的路由任务,而过大的延迟又无法适应多媒体视频、语音通信的QoS需求,使用交换机替代路由器实现大容量、低延迟的路由-第三层交换已势在必行。市教育城域网应选用具有硬件实现的第三层交换能力的网络交换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子网间通信需求,同时实现多媒体通信所要求的低延迟和延迟量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支撑不同应用的QoS需求,应考虑采用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区别处理的具有第四层智能的第二代多层交换机作为网络主干设备和具有应用认知功能的缓存设备,更有效地利用宝贵的网络资源。

[size=-7]Internet/Intranet计算作为网络计算的潮流将进一步发展,要能适应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不仅是主干交换机,配线间工作组交换机也应选择具有第三层交换能力的设备,以便在需要时分担主干交换机的负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主干带宽。

在重视第三层交换能力的同时,最基本的第二层交换技术也不能忽视,主干和分支交换机都应当能够在支撑多层交换的同时支撑大家可能需要的各种第二层交换技术,如ATM、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
1.6网络管理和流量监控
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市教育城域网智能系统的神经中枢,其运行状况应该得到全面的监控和管理。OSI对网络管理提出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错误管理、安全管理、记帐管理等五大要求,以此为引导,该网络管理系统应选用基于工业标准的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开放式管理平台,配合专用的网络管理应用作为网管系统的设计框架。网管系统应支撑网络拓扑自动发现、设备的配置和监视、网络故障的监测和报告等功能,并提供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接口。
1.7开放性和标准支撑
为保证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网络中的主干交换设备应该能够支撑基于国际标准或工业界事实标准的ATM、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各种链路接口技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与外部开放系统顺利实现互联。

进一步的,为了使交换网络技术上的新发展能在市教育城域网现有的将来可能采购的所有交换机上具有兼容性,选用的交换机在新技术也应支撑国际或工业标准。多层交换应采用RIP、OSPF、IPX-RIP等标准;虚拟网技术应支撑802.1q标准;网络优先级应支撑802.1p标准;组播技术支撑IGMPv1,IGMPv2,PIM等。只有得到这些标准技术的保障,网络系统才能实现最大的开放性和异种系统连通性,为计算机系统日后的发展和外部系统的接入提供最广阔的选择余地。
1.8可扩展性及系统升级能力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范围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网络技术又是其中进步最快的一个分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网络连接需求,还必须考虑到计算机系统不断扩大而提出的网络系统扩展和升级的需求和网络通信技术本身的快速进步所提供的提升网络系统容量和性能的可能性。为了使网络系统能够在尽可能的保护现有投资的前提下不断滚动发展以适应应用需求发展的需要,选用设备时应该尽可能预见到网络系统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扩展、升级的可能性并预留扩展、升级的能力。

网络设备应兼有可扩展性和投资保护能力,主干交换设备应选用大型模块化多协议层、多技术支撑的交换机,不低于几十Gbps的设计容量、有足够的空余槽位、能同时支撑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如622兆ATM和千兆以太网以便成熟时采用、也能支撑如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传统网络技术以便同时支撑用户的遗留应用系统。主干交换机的设计应采用分布式处理,以便在不可预见的新技术出现时在空余槽位上插入的采用全新技术模块可以与现有模块共存。

分支交换机应选用模块化、无阻塞交换机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增加端口数目实现系统扩展。另外,分支交换机所支撑的上连端口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该交换机的生存周期,对应于主干交换机应该支撑的主要连接技术,分支交换机应能通过增加相应具备以ATM、千兆以太网等技术上连的选项才能在技术进步中保持可升级能力,避免因主干链路升级而不得不被丢弃。

网络厂商对自己传统产品一贯的处理风格也是考察系统可升级性和生命周期的重要参考因素。选择那些在产品初始设计时充分考虑长远发展,多年来始终注重产品的投资保护,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为传统产品提供技术升级手段并在新产品的开发中尽可能实现向前兼容的厂商,则可以希望产品的生命周期尽可能地得到延长,具有加强的升级能力。而选择那些经常放弃原有产品的开发,不断重起炉灶,不在新产品中兼容原有产品的厂商,则可能成为厂商不负责任的产品和市场策略的牺牲品。

第二章 方案总体设计
2.1设计原则

整个局域网络采用多层数据交换原则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使得整个局域网的运维管理,以及网络故障排除变的更加简单,减少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负责性,并且使未来的升级变的更简单且迅速。
2.2核心层设计
核心区块主要负责以下几个工作:
 提供交换区块间的连接;
 提供到其他区块(比如广域网区块)的访问;
 尽可能快的交换数据桢或数据包;
建议将主设备间设在主楼的6楼网络中心。由于核心层设备处于整个网络中是最关键的地位,任何故障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设备的选型十分重要。从可靠性和安全性出发,结合价格因素的考虑。
2.3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主要负责以下几个工作
 实现安全以及路由策略
 实现核心层的流量重分布
 实现QOS服务质量控制
处于在汇聚层需要实现诸多的策略控制,对于交换机的应用要求较高。
2.4 网络拓扑图



综合布线部分

前 言
高速以太网现已成为企业、政府、学校等机构的网络重要架构,而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实现高速以太网的基础,它利用双绞线、光纤等高品质的传输介质,把电话、计算机网络、图象、安全报警、监控系统和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所需的各种专用布线系统集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这种开放式布线系统增加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对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便于对布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并可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信息传输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与传统的布线系统比较有许多优越性,具体表现为:
1.开放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与用户选定的某种设备有关,即完成了设备的选型,也就确定了与所选设备适应的布线方式。那么更换另一种设备意味着全部更换原来的布线系统。各个系统独立设计,互不关联,彼此之间不能兼容。不难想象对一座建筑物进行重新布线之难度。这种重复投资建设将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各种国际上主流的标准,对所有符合通信标准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厂商是开放的,也就是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与所用设备的厂商无关。而且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开放的。
2.灵活性
由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对于移动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于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撑电话、传真、用户终端、ATM网络工作站、以太网网络工作站及令牌环网网络工作站。物理上为星型拓扑结构。因此所有设备的开通、增加或更改无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变动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各部门既可以独立组网,又可以方便的互连,为合理的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可靠性
传统布线方式的相对独立和不兼容性,造成建筑物内多种布线系统同时存在、同时运行的局面。整个建筑物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各个不同的布线系统支撑的,可以看出,传统布线系统使建筑物的通信系统异常脆弱。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材料和组合压接技术,构成一个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所有器件经过UL、CAS、ISO认证。经过专用仪器设备测试的每条信息通道可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可以支撑100Base-T及ATM的应用。星型拓扑结构实现了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不会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可互为备用,提高了系统的冗余。
4.先进性
通信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并且符合国际通信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极为合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超五类或超五类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使数据的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622Mbps、1000Mbps,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光纤可到桌面,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中光纤的应用,使传输距离达2公里以上。为今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物理星形的布线方式使交换式网络的应用成为可能。
⒌兼容性
兼容性是指其设备或程序可以用于多种系统的性能。过去,为一栋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和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要采用不同厂家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用户交换机采用双绞线。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构成网络,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接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兼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系统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与监控设备的图象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换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性质不同的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这个系统比传统布线系统大为简化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终端设备接入这个信息插座,在设备间的交连设备上作相应的跳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即被接入到综合布线系统中。在以下的几个部分中,将简述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第一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概况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有三种,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等级的综合布线系统,其分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⒈基本型
适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传输介质为铜芯电缆,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为:
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屏蔽双绞线;
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
⒉增强型
适用综合布线系统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传输介质为铜芯电缆,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为: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屏蔽双绞线;
采用夹接式或插接式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
⒊综合型
适用综合布线系统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传输介质为光缆和铜芯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为:
在基本型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在每个基本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配有2对双绞线。
在每个增强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有3对双绞线。
1.2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
结构化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下面分别对各子系统进行说明。
1.2.1工作区子系统
由设在工作区内连接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线缆构成。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域可支撑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等终端设备。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嵌入式插座、表面安装式插座两种。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形式的插座来满足不同的需要。通常新建筑采用嵌入式插座,而现有建筑物采用表面安装式插座。同时根据已掌握的客户需求,确定信息插座的类型,即采用3类插座还是5类插座。工作区信息插座的数量,可以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两类。基本型每9M2一个信息插座,即每个工作区提供一部电话或一台计算机终端。增强型每9M2两个信息插座,即每个工作区提供一部电话和一台计算机终端,同时要考虑到用户对终端数量的具体需求。根据客户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具体要求,工作区子系统可以分为:支撑10Mbps的三类双绞线系统;支撑100Mbps的五类、超五类,支撑1000MHz带宽的超五类双绞线系统;第三种为支撑光纤的高带宽多媒体光纤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宜按下列原则选用:
⑴单个三类线连接的4芯插座宜用于基本型低速率系统;
⑵单个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基本型高速率系统;
⑶双个三类线连接的4芯插座宜用于增强型低速率系统;
⑷双个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增强型高速率系统;
一个给定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的规定,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2.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连接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至各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它分布于各楼层并总是处于一个楼层,即建筑物的每一层楼都有一个水平子系统存在。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的规定,水平子系统应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⑴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⑵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⑶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
⑷一次性建设和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多采用4对3类和5类屏蔽双绞线(UTP)。这种屏蔽双绞线具有支撑工作区中的语音、数据、图象传输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在一个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一般采用双绞线布线方案。水平子系统在更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可采用光缆直接布设到桌面的方案。
⑴确定电缆的类型
在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确定导线的类型。
综合布线方案推荐的配线间与信息插座之间的水平布线优选方案为4线对双绞线。这种双绞线具有支撑办公室环境中的语音和多数数据传输要求所需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4线对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类型。类型的选择由用户布线环境决定。一般情况下使用屏蔽双绞线即可满足多数用户的要求。
10Mbps以下低速率数据和语音的传输,采用3类双绞线。
100Mbps以下高速率数据的传输采用5类双绞线。
100Mbps以上,宽带的数据和复合信号的传输,采用光纤。
⑵确定路由
根据建筑物结构确定水平子系统路由。新建的建筑物,以施工图设计水平子系统的走线方案。设计标准较高的建筑物,水平子系统的走线应在天花板吊顶内。一般建筑物要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⑶水平子系统电缆长度的计算
在确定了水平子系统的走线方案后。考虑到下列具体因素,计算电缆长度。
确立每个配线间或交接间所要服务的区域;
确认离配线间最远的工作区信息插座;
确认离配线间最近的工作区信息插座;
按照可能采用的电缆路由测量每个电缆的走线距离;
一般情况下计算平均电缆长度
=最远的和最近的信息插座两条电缆路由之和除以2
计算电缆长度
=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10%)+端接容差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
C=[0.55(L+S)+6]×n
其中:C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L为离配线间最远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距离;
S为离配线间最近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距离;
n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之总数
整个建筑物的用线量应为(米):
ΣNC
其中:N为楼层
⑷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
水平子系统在布线方式上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户的不同需求,灵活掌握。一般有三种类型。直接埋管线槽方式;线槽分管方式;地面线槽方式。
①直接埋管线槽方式
直接埋管线槽方式是由预留在建筑结构内的金属布线管或金属线槽组成。这些金属布线管或金属线槽从配线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辐射。
②线槽分管方式
线槽分管方式,线槽通常悬挂在天花板上方,一般用在大型建筑物或布线系统比较复杂而需要有额外支撑物的场合。由弱电竖井进入楼层的线缆,先沿横梁式线槽将电缆引向所要布线的区域。到房间后,将电缆穿一段支管引向墙柱或墙壁或沿预留暗管或剔墙而下至本层的信息出口。
③地面线槽方式
地面线槽方式就是由弱电竖井进入楼层的线缆沿地面线槽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出来的支管到墙壁的信息出口。由于地面出线盒或分线盒不依赖墙或柱直接走地面垫层。所以这种布线方法适用于房间较大的场合。
地面线槽方式的优点:
地面线槽每4--8米留有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使布线时拉线非常容易。此方式的缺点是,对建筑物的楼板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不适合信息点较多的场合。除此之外,该方法也会增加整个建筑综合布线的预算。
1.2.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建筑物每层配线间或设备间内。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的配线硬件、输入输出等设备组成。每个配线间和设备间都有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手段,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及其连接的设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接使得有可能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因而传输线路能够延伸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工作区。也就是说,管理子系统是连接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桥梁。并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管理子系统由各层分设的配电间构成,主要负责本楼层的信息通道的统一管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管理双绞线的双绞线跳线架,另一种是管理光纤的光纤跳线架。采用交连或互连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
在管理方式上,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管理子系统常应用单点管理单交接和双点管理双交接等方式。
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连设备附近,通过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直接连至用户工作区或配线间里面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在无配线间的情况下,可放在用户间的适当位置。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规模。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有一个管理点之外,在配线间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接。在每个交连区实现线路管理的方法是应采用各种色标场之间的跳线来实现的。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标出各个端接场。良好的交接区标记系统应具有标识建筑物位置、区号、启始点和功能等。这些色标还要标明该色标场是哪一种类型的电缆,如干线电缆、水平电缆等。在管理子系统的跳线架中的线缆用下述色标表示。
1.2.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线缆构成,它是建筑物内的主馈电缆,用于楼层之间干线电缆的统称,提供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其功能是将各系统主机信号分别传送到相应的楼层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支撑应用100Mbps的五类干线系统。也可以是支撑高带宽应用的光纤干线系统。
通常综合布线系统由主配线架、分配线架和信息插座等基本单元经线缆连接组成。主配线架放在设备间、分配线架放在配线间。垂直干线子系统将主配间与分配间连接起来。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定义为节点,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电缆称为链路。从拓扑学观点看,综合布线系统可以说是由一组节点和链路组成。节点和链路的几何图形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节点有两类,它们是转接点和访问点。干线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管理系统应为转接点,转接点在系统中只起到转接和交换信息的作用。设备间的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的终端是访问节点,访问点是信息传送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建筑物的结构和访问控制方式密切相关。节点不同的连接方式得到不同的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由一个中心主节点向外辐射延伸到各从节点。由于每一条链路从主节点到从节点的线路均与其他线路相对独立,所以布线系统设计是一种模块化设计。主节点采用集中式访问控制,所以主节点的设备比较复杂,而从节点的信息处理负担较轻。主节点可与从节点直接相连,而从节点之间的通信只有经过主节点的交换才能完成。智能大厦的计算机网络在主节点配置一台主交换机,在每个楼层配线间配置交换机或集线器,楼层配线间交换机或集线器与主交换机连接。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星型拓扑结构的所有信息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所以比较容易维护与管理。利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的跳线,可以移动、增加或减少终端设备,操作容易、适应性强。每一条链路的相对独立性,使某一线路故障不影响其他工作站的运行,并且有利于故障的排除。
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布线工作量大,线缆长度的增加使布线工程预算提高。
随着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大多应用星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公共主干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分配线架都通过相应配线间的设备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主干线上,任何一个配线间的设备发送信号都可以沿着主干线传播,而且能被其他配线间的设备接收。各楼层配线间共享一条主干传输线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配线间的设备传输信息。这种结构通常采用分布式访问控制,来决定哪一个配线间的设备可以发送信息。发送信息是将信息分成组,然后依次发送这些组。这种以广播形式发送的分组信息,经过各配线间的设备进行分组地址识别,与其地址匹配的配线间设备将接受该信号。这种拓扑结构减轻了通信处理的负担,通信处理的任务分布在各节点进行。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电缆长度较星型要短,布线容易,使布线工程的费用降低。
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可靠性高。
扩充能力强。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由于总线型拓扑结构控制方式的限制,给故障点的检测增加了困难
由于所有节点共享一条传输链路,任何一点的故障都无法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各节点通过配线间的有源设备相接形成环型通信回路各节点之间无主从关系。每个配线间的有源设备都与两条链路连接。这种链路可以是单环的,也可以是双环。双环链路是双向通信,即每个节点可以选择最近的距离沿着不同的环路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信息同样采用分组发送,由分布式控制方式决定每个节点的设备何时把信息放到环上。
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环型拓扑结构所需的电缆短,可以节省大量的线缆投资。
适用于光纤的应用(FDDI)。
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单环上信息传输通过环上的每个节点设备,因此,任何节点故障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故障。采用双环回路可以解决此问题。
某一节点的故障会使全系统出现问题,所以难以确定故障点,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测。
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实际是星型拓扑结构的发展与扩充,是一种分层结构,有根节点和分支节点。它适用于分级控制系统,是集中式控制的一种。各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处于高层次的节点,其可靠性要求也高。这种拓扑和星型拓扑结构的主要区别是节点发送信息时,根节点接收该信号,然后再重新广播发送到各个分支节点。
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树型结构可以分出很多分支节点,所以易于扩展网络。
整个系统不会因某一分支节点的故障而受影响。
树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这种结构对根节点的依赖性很大,根节点的故障会使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中,根据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哪一种拓扑结构,或几种拓扑结构相结合的形式。还要考虑用户对网络系统的具体要求。
设计准则为: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与经济性。也就是说,即要注意网络的维护、用户增减工作终端的需要,又要考虑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以及能有效的管理网络。还要提高用户的投资效益。在大家的综合布线设计中,大家认为星型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拓扑结构。
1.2.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在每一栋大楼的适当位置安装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是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有关的支撑硬件构成。设备间的位置及面积大小应根据进出线设备的数量、规模、管理等诸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应遵循以下条件:
尽量建在建筑物平面及其综合布线系统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
尽量靠近电梯,以便装运笨重设备;
尽量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
尽量远离强震动源和强噪声源;
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源;
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
设备间的使用面积一般不应小于20M。
设备间的主要设备,如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设备、计算机主机,在较大型的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将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设备、计算机主机等设备分别设置机房,把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硬件及设备放在设备间,如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它的作用是把整个网络系统的各种设备互连起来,即将不同的系统主机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上,从而对整个建筑物内的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
1.2.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指两个以上的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等系统组成的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组成。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方式可以采用架空电缆、直埋电缆、地下管道电缆,或三种敷设方式的任意组合。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要根据用户要求及施工现场而定。
⑴架空布线法
由电线杆支撑的电缆于建筑物之间悬空架设。这种方法的保密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较差,并影响整个建筑群的美观。因而它不是理想的布线方式。这种布线方式要服从电信电缆架空敷设的有关规定。
⑵地下管道法
在建筑群环境中,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巷道。利用这些巷道来敷设电缆,不仅造价低,而且可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楼宇之间的热水管道经过的巷道。为了防止热气或热水泄露损坏电缆,电缆的安装位置应与热水管保持足够的距离。电缆应安装在巷道内近可能高的地方,以免巷道内积水淹没电缆使其损坏。采取地下管道法要遵循当地法规的具体要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成本较低,而且比较安全。
⑶直埋布线法
在直埋布线法中,电缆的大部分没有管道保护。直埋电缆通常应埋在距地面60CM以下的地方,或以当地的有关法规的规定为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电缆有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并且能保持建筑物环境的原貌。但成本较高。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建筑物和超高层建筑物之间进行长距离线路传输,特别是与强电电缆一起敷设时,由于产生干扰或周围环境有电磁干扰时,应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建筑群子系统提供建筑物之间的通信所需的硬件,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架空光纤连接.光纤传输具有传输距离长、带宽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利用多模光纤,即可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

第二章 系统设备选型
2.1 SYSTIMAX SCS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
AVAYA(Lucent Technologies)前身为美国电话电报企业(AT&T)的通信系统及科技业务部门。1995年AT&T策略性改组,将其网络系统部、商业通信系统部、微电子部、用户产品部、多媒体信息部及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组成了AVAYA企业,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通信企业之一。
目前朗讯在1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在2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企业资产超过260亿美金。全球员工人数超过140000人。
AVAYA(中国)有限企业目前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及香港设有办事处,并建立了六家合资企业,生产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电缆及交换机等通讯设备。目前AVAYA在华员工约有3500人,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贝尔实验室中国分部。
继1983年,AVAYA最先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1985年推出SYSTIMAX SCS端对端综合布线系统。早在1992年,朗讯已率先把综合布线系统引入中国,其领先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深受国内广大用户爱戴。AVAYA不断推出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兼容的新产品,随着产品的增加及改良,SYSTIMAX SCS由综合布线系统进一步提升为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以铜缆和光纤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无线网络连接系统WaveLAN及数据网络交换器等网络产品。
SYSTIMAX SCS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端对端布线系统,而且每一个元件都能确保提供优越的信道性能,其开放式结构平台为未来的网络技术升级为多媒体应用,ATM和千兆比以太网等技术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确保端对端的连接,每个元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制造。SYSTIMAX元件的生产和质量监督过程完全符合ISO9001国际标准。
SYSTIMAX SCS 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独立子系统组合而成,利用星形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这六个独立的子系统是: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干线子系统(Backbone Cabling Subsystem)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Cabling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如同星形结构中的每一连线一样,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也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SYSTIMAX SCS的开放式架构,能支撑其他厂家的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包括数据终端,模拟和数字电话,计算机主机,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多媒体应用,智能化楼宇系统以及其他通用系统设备。
SYSTIMAX SCS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等各方面不仅符合并且优于有关国际标准,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欧洲多国的标准,如ISO 11801,TIA/EIA 568,IEC,ATM论坛,ANSI,CISPR,FCC,CSA,FDDI,TPPMD,EN50173,EN55022及EMC等规定。AVAYA更致力于参与中国布线标准的发展。自从1992年开始把SYSTIMAX SCS引入中国以来,AVAYA与中国各部委机构,如邮电部、建筑部、电子部、各大设计院,以及各省市电信管理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AVAYA对整个端对端解决方案作出了可靠的保证。凡通过AVAYA验收合格的工程,AVAYA将提供十五年的产品及系统应用保证。最先进的SYSTIMAX GigaSPEED系统的保证更长达二十年。朗讯独一无二的保证对语音、数据、图像,以至复杂的大厦管理系统和电磁兼容性(EMC)作出保证。在由独立EMC实验室实行的测试中证实了SYSTIMAX SCS完全符合欧洲EMC标准的必备要求。
2.2 SYSTIMAX Power Sum解决方案
如果您的网络和大多数网络一样,那么为了支撑速度更快的计算机或网络终端设备,更加复杂和庞大的应用程序以及比以往多得多的数据流量,您的网络可能很快就面临很大的压力。您将会面临最不愿看到的结果—网络阻塞、数据重传、网络性能严重下降以及停机时间不断增加。
市场上不断出现了一些速度更快、使用更加简单的应用程序,保证人们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但目前的一些网络结构可能不能满足这些程序对网络带宽的巨大需求。标准的5类布线系统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但是,朗讯获奖的高性能双绞线铜缆和多模/单模光纤布线系统解决方案能提供到桌面的千兆传输性能。
与其它仅满足5类电缆的最低指标的产品不同,AVAYA的SYSTIMAX Power Sum布线解决方案的设计指标远远超过了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指标。Power Sum布线解决方案可满足1Gbps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的要求,并支撑到桌面的完全的550MHz宽带视频传输的需要。Power Sum解决方案非常适合那些希翼投资最少但同时要保证网络性能的系统。Power Sum是用于测试电缆减少串音干扰以改善铜缆性能的严格测试方法之一。因此,采用Power Sum解决方案可以在100米距离的铜缆中,以622Mbps的速率传送语音、数据和全部77个频道的宽带视频图象。它比传统的5类双绞线电缆的传输速率高4倍。
Power Sum布线产品包括1061非屏蔽双绞线电缆、MPS100信息插座、D8SA跳接线、PATCHMAX分配硬件、1100Power Sum面板以及110配线架系统,它们可使您以最小的网络投资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在对网络成本要求比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更重要时,AVAYA的Power Sum解决方案是最佳的选择。
2.3 SYSTIMAX SCS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7 03:34 , Processed in 0.43326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