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786|回复: 0

[评影片] 一九四四 1944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下士

注册:2007-4-21
发表于 2020-3-30 18:37:46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爱沙尼亚导演埃尔莫·纽格南推出了相关题材的影片《1944》。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的爱沙尼亚几乎没有存在感。二战题材影视的市场也一直都掌握在美国、英国、苏联/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手中。因此,爱沙尼亚的二战题材影片就显得难得可贵。这部“史诗巨作”耗资190万欧元,是爱沙尼亚历史上投资最高的影片,经费来自爱沙尼亚国防部、影片协会、学问基金会与个人捐赠。影片反映了1944年苏军反攻时期,裹挟于德军阵营与苏军阵营的爱沙尼亚人自相残杀的历史。激烈的战争场景背后,体现的是爱沙尼亚人深重的苦难和惨痛的民族悲剧。正所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苦难的民族史
        《1944》的叙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以德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卡尔·塔米克和在苏军阵营中的爱沙尼亚士兵尤里·约吉为视角,向观众展示了1944年爆发在爱沙尼亚土地上的血战。最终,他们都死在了同胞的枪口之下。
        2015年2月8日,作为爱沙尼亚与德国联合制作的影片,《1944》首先在德国首都柏林公映。2月20日,《1944》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公映。8月25日,《1944》在芬兰公映。二战时期,德国与芬兰都是苏联的敌对国。影片首先公映的国家和时间顺序,也微妙地反映了爱沙尼亚对苏联的态度。
        对处于强国夹缝中的爱沙尼亚人来说,《1944》无疑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仅影片公映的周末,爱沙尼亚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19030人次。影片上映的首个星期,爱沙尼亚的观影人数已经达到了44879人次,使之成为了爱沙尼亚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对人口总数只有138万的爱沙尼亚来说,这已经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在此之前,能吸引超过10万名爱沙尼亚观众去影片院的影片只有6部,分别为《冰河世纪2》《冰河世纪3》《冰河世纪4》《怪物史莱克3》《加勒比海盗2》与《坚如磐石》。其中,只有导演纽格南于2002年执导的《坚如磐石》,亦称《雪茫攻防战》,是爱沙尼亚国产影片。其反映了1918年—1920年的独立战争时期,爱沙尼亚抗击苏俄入侵的历史。当时,这部影片吸引了168113人次的观众,是《1944》之前爱沙尼亚最受欢迎的国产影片。
        尽管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但影片仍然在部分细节之处,表达了“宁予德国,不予苏联”的倾向。在“政治正确”的问题上,似乎显得有些“不和谐”。这与爱沙尼亚人曲折而屈辱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5000年前,爱沙尼亚人的祖先来到了今天的波罗的海地区。在基因上,爱沙尼亚人与邻近的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更接近,但爱沙尼亚语与同为芬兰—乌戈尔语的芬兰语更相似。爱沙尼亚人先后被维京、丹麦、神圣罗马帝国、瑞典等民族和国家统治。1710年,沙皇俄国取得了爱沙尼亚的统治权,从而开始了对爱沙尼亚长达200年的占领。在此期间,爱沙尼亚人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德军的进攻之下,俄军节节败退。“十月革命”的爆发,也使沙皇俄国无暇顾及爱沙尼亚。1918年2月,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进行起义,引导德军进驻,并宣布独立。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将爱沙尼亚割让给德国。11月,随着德国向协约国投降,苏俄趁机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向爱沙尼亚发起进攻。在英国皇家海军、德国“自由军”与波罗的海国家志愿者的支援下,爱沙尼亚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920年2月2日,在《塔尔图和约》中,苏俄不得不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
        然而,弱国无外交,任何条约都是可以撕毁的。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了换取入侵波兰时,苏联能够不干涉并进行协同行动,德国出卖了爱沙尼亚的利益。苏联强迫爱沙尼亚接受了不平等条约,获取了驻军和使用其港口的权利。1940年6月16日,苏军入侵爱沙尼亚。7月,爱沙尼亚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一年之内,苏联政府逮捕了爱沙尼亚8000多名军政人员,其中2200人被处死,其余被送往集中营。同时,苏联还将10000名爱沙尼亚人驱逐出境。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斯大林的命令之下,苏军强征了爱沙尼亚55000多人入伍,并在爱沙尼亚实行“焦土”政策,杀死了大量平民。波罗的海国家抵抗组织“森林兄弟”的游击队奋起反抗,重创了苏军第8集团军。德军第18集团军攻入爱沙尼亚后,爱沙尼亚人将其视为“解放者”,并配合德军作战,将苏军彻底逐出了爱沙尼亚。不过,爱沙尼亚人很快就发现,“老虎”刚走,“狼”就来了。希特勒并不会给爱沙尼亚人渴望已久的独立,德军对爱沙尼亚的统治同样严酷,不仅大肆掠夺资源,还屠杀当地的犹太人。
        随着德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不少爱沙尼亚人深入苏联纵深,担任占领与安保任务,甚至作为步兵直接在前线参战。1942年8月,德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将爱沙尼亚人编入德国党卫军,但遭到了爱沙尼亚人的反对。作为妥协,德军承诺爱沙尼亚党卫军的士兵、士官和绝大多数的军官,都将由爱沙尼亚人担任。1942年冬,德军以此成立了党卫军第1“纳尔瓦”装甲掷弹兵营。1943年4月,德军成立了党卫军第3爱沙尼亚志愿步兵旅。
        1944年1月23日,转战东线并损失惨重后,德国党卫军第3爱沙尼亚志愿步兵旅返回爱沙尼亚,改编为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志愿步兵师。此时,苏军已经赢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反攻的兵力一路杀向爱沙尼亚。5月26日,在收编了由爱沙尼亚志愿兵组成的芬兰第200步兵团后,其改编为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在影片《1944》中,德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卡尔·塔米克就隶属于这支部队。在占领爱沙尼亚期间,德军征调了72000多名爱沙尼亚人入伍。
        苏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尤里·约吉隶属于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1939年9月,苏军第8步兵军曾与德军协同入侵波兰。1941年8月,在乌克兰地区,苏军第8步兵军遭到了德军的毁灭性打击。1942年12月1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以爱沙尼亚共产党、从爱沙尼亚强征来的壮丁、苏联的爱沙尼亚少数民族等,组建了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下辖第7步兵师、近卫第19步兵师、第249步兵师。不过,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中的爱沙尼亚人并不像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那样多。爱沙尼亚人只占30%—40%,超过半数的官兵为19世纪爱沙尼亚移民的后裔或苏联的其他民族。

银幕上的攻防战
        影片以苏军猛烈的火力准备作为开场,“坦能堡”防线战役在银幕上拉开序幕。正如字幕所示,这里只是用“坦能堡”命名了防线。真正的坦能堡,在当时的东普鲁士,今属波兰,而并非影片中“坦能堡”防线所在的爱沙尼亚。
        1944年7月26日,在纳尔瓦桥头堡成功地守卫了6个月后,德军撤往“坦能堡”防线。苏军追击而来,双方爆发了“坦能堡”防线战役。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具有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集结了136830人、150辆坦克、1680辆自行火炮和546架飞机。在火力准备阶段,苏军调集了9个步兵师的师属炮兵,火力强度远比影片序幕的场面猛烈得多。
        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只有22250人,装备7辆坦克、70—80辆自行火炮和49架飞机。德国党卫军第3装甲军驻守蓝岭,或译为“西内玛岭”。蓝岭从东向西分部着三座高地,分别为“孤儿”山、“掷弹兵”山和“塔”山,海拔仅为20—50米。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与党卫军第4“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旅,自北向南,部署于蓝岭之上。根据影片字幕的提示,男主角卡尔·塔米克隶属于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3营第9连第3排。
        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进入阵地后,他们装备的各种轻武器也悉数登场——德制P38式9毫米手枪、MP38式9毫米冲锋枪、StG44式7.92毫米突击步枪、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M24式长柄手榴弹、M39式卵形手榴弹与“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缴获自苏军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装有PU式狙击镜的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与M41式82毫米迫击炮。
        如此“豪华”的配置,很可能是导演、美术引导或道具师的刻意为之,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必然大呼过瘾。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德军会装备这么多缴获自苏军的枪械。实际上,这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在东线战场,几乎每个德军步兵都想缴获射速高、火力猛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二战初期,德军没有半自动步枪,缴获的SVT-38式和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就成了“抢手货”。后来,德军研制了G41式和G43式7.92毫米半自动步枪。1944年,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中的狙击手装备G43式7.92毫米半自动步枪才更为合理。当然,现实中德军的步兵排很可能不会装备型号如此繁杂的枪械。根据影片中的配置,他们需要装备5种不同型号的子弹。对管理后勤的军需官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影片中出现的苏军轻武器道具比较简单,包括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PPS-43式7.62毫米冲锋枪、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M44“莫辛-纳甘”式7.62毫米卡宾枪、DP-28“捷格加廖夫”式7.62毫米轻机枪与F1式破片杀伤手榴弹。影片中,苏军步兵的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装备的都是71发装弹的弹鼓。其装弹量大、火力持续性高,但故障较多、颇为笨重。实际上,在“坦能堡”防线战役时,苏军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大多已经换装了35发装弹的弹匣。
        在影片中,德军阵地上出现的重型武器只有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与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其中,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是由苏制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扮演的。抑或其表示的是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在使用缴获的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使用它们击退了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的进攻。这显然带有艺术的夸张。苏德战争初期,德军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就完全无法对抗苏军T-34/76式中型坦克,就更不用说对抗1944年的T-34/85了。在影片中,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一炮击中T-34/85,迫使其乘员弃车而逃。从技术上看,这非常“不科学”。随后,另一辆T-34/85还击,将Pak 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炸得粉身碎骨。实际上,T-34/85发射的O-365式破片杀伤榴弹威力巨大。在反坦克炮附近爆炸,就足以杀伤炮兵或毁伤反坦克炮,并不需要直接命中。
        Pak 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稍大,但对抗T-34/85依然吃力。在100米距离上,发射Pzgr.39式穿甲弹,其仍然无法击穿T-34/85的炮塔正面装甲,只能击穿车体正面装甲。发射Pzgr.40/1式钨芯穿甲弹,也只能在200米距离上击穿其炮塔正面装甲,在400米距离上击穿其车体正面装甲。T-34/85的车体正面装甲只有47毫米,但布氏硬度达到了350,且具有60°法线角的倾斜度,对抗中小口径动能弹的效果极佳。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手上唯一有把握对抗T-34/85的武器,就只剩下“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了。
        实际上,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装备有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足以在1300米距离上击穿T-34/85的正面装甲。影片中没有出现这种反坦克炮的道具。不过,在真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苏军不止动用了T-34/85。当时,苏军出动了6个坦克团,装备了不少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也很难对抗这种“钢铁巨兽”。
        如果观察得足够仔细,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会在影片中发现一辆“奇怪”的T-34/85道具车。这辆T-34/85作为坦克残骸停在战场上,炮管要比其他的T-34/85更短更细,看起来更像T-34/76,但炮塔的大小又与T-34/85相同。实际上,这辆没有炮管的T-34/85已经报废。制片方废物利用,为其装上了尺寸不符的炮管,放在片场“扮演”坦克残骸。
        根据影片的设定,7月28日凌晨,德国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3营通过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的阵地,向苏军攻占的“孤儿”山发起反击。在此片段中,导演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当场屠杀苏军战俘的情节。在真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当时展开反击行动的是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师属侦察营与党卫军第20“爱沙尼亚第一”掷弹兵师第47掷弹兵团第1营。激烈的堑壕战一直持续到天亮之后,双方损失惨重。当晚,德军突击队再次发起猛烈的反击,最终在苏军坦克的阻击之下功败垂成。
        在《拯救大兵瑞恩》与《1944》中,都出现了德军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1944》中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的枪声,听起来相对“温柔”,火力不够猛烈,没能完全体现出“撕麻布”的声效。不过,《1944》对军装的考究并不差。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的穿着,既有原野灰色军服,也有带有斑点的迷彩服。他们左臂的法西斯鹰徽标志之下,还带有象征爱沙尼亚国旗的“蓝、黑、白”三色标志。影片中出场的德国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官兵,左臂的法西斯鹰徽标志之下,带有象征着丹麦国旗的红底白十字标志。更为敬业的是,片头的攻防战,就是在当年蓝岭之战的战场旧地拍摄的。
        在影片中,“坦能堡”防线上的德军似乎只守了几天就撤退了。实际上,“坦能堡”防线战役从1944年7月25日一直持续到了8月10月。面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赢得了“坦能堡”防线战役的胜利。苏军35000人阵亡或失踪,135000人负伤或患病,共损失17万多人、157—164辆坦克。德军2500人阵亡或失踪,7500人负伤或患病,共损失1万多人、6辆坦克。
        苏军遭到重创后无力继续进攻,“坦能堡”防线上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了9月。1944年9月14日,苏军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和第3方面军发起“里加”攻势,准备切断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退路,希特勒才同意德军“纳尔瓦”战役集群撤退。
        在影片中,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爱沙尼亚民兵。有些民兵背着少见的M28“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是苏制“莫辛-纳甘”式步枪的芬兰仿制型。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帮助当地平民时,遭到了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的空袭。这个片段很难说就是对苏军的恶意丑化。在高速掠过的情况下,飞行员也很难确认地面上的车队究竟属于德军,还是平民。即使是平民,也不妨碍苏军进行空袭。1941年,苏军就曾屠杀过爱沙尼亚平民,何况大多数爱沙尼亚人都仇视苏联。
        苏军伊尔-2式攻击机被德军称为“黑死神”,装备2门23毫米机关炮、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后射机枪,可挂载600千克重的炸弹或火箭弹。影片中刻意模仿了2门23毫米机关炮扫射时低沉而铿锵有力的声效,但炮弹击中试图扑救小女孩的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时,对其杀伤力的刻画还不够真实。23毫米机关炮发射的炮弹击中人体后,杀伤效果绝对不会是“一团血雾”那么简单,而是会将人体彻底打成碎块。
        随后,在林间的田野上,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伏击了沿着公路开进的苏军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第249步兵师第917步兵团第2营第6连的车队。除了T-34/85式中型坦克之外,还出现了2辆SIZ-5式和1辆SIZ-6式卡车。在战斗中,苏军狙击手使用装备了PU式狙击镜的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击毙了使用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的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狙击手。苏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尤里·约吉,使用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击毙了德军阵营中的男主角卡尔·塔米克。
        苏军军官无意间听到了喊出命令的德军军官说的是爱沙尼亚语,才发现对手与自己同为爱沙尼亚人,遂下令停火。停止厮杀的同胞不知所措地伫立在田野上尴尬地对视时,一个民族的悲剧也就在这戏剧性的场面之中蔓延开来。德军爱沙尼亚掷弹兵慌忙地撤离了战场,苏军爱沙尼亚步兵也没有再进行追击。爱沙尼亚观众坐在银幕前,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的滋味,大概是大家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111.PNG
222.PNG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3 11:32 , Processed in 0.2813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