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G组网架构 可以看出来,组网非常简单,MSC就是核心网的最主要设备。HLR、EIR和用户身份有关,用于鉴权。
注意:之所以图上面写的是“MSC/VLR”,是因为VLR是一个功能实体,但是物理上,VLR和MSC是同一个硬件设备。相当于一个设备实现了两个角色,所以画在一起。HLR/AUC也是如此,HLR和AUC物理合一 2、2.5G后来,到了2.5G。是的没错,2G和3G之间,还有一个2.5G——就是GPRS。在之前2G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基础上,有了GPRS,就开始有了数据(上网)业务。 于是,核心网有了大变化,开始有了PS核心网。PS,PacketSwitch,分组交换,包交换 3、3G很快,基站部分跟着变,2.5G到了3G,网络结构变成了这样,3G基站,由RNC和NodeB组成。 3G除了硬件变化和网元变化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思路变化。 其中之一,就是IP化。 以前是TDM电路,就是E1线,中继电路。IP化,就是TCP/IP,以太网。网线、光纤开始大量投入使用,设备的外部接口和内部通讯,都开始围绕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 第二个思路变化,就是分离。 具体来说,就是网元设备的功能开始细化,不再是一个设备集成多个功能,而是拆分开,各司其事。在3G阶段,是分离的第一步,叫做承载和控制分离。在通信系统里面,说白了,就两个(平)面,用户面和控制面。如果不能理解两个面,就无法理解通信系统。用户面,就是用户的实际业务数据,就是你的语音数据,视频流数据之类的。而控制面,是为了管理数据走向的信令、命令。这两个面,在通信设备内部,就相当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4、4G接着,SGSN变成MME,GGSN变成SGW/PGW,也就演进成了4G核心网: 在3G到4G的过程中,IMS出现了,取代传统CS(也就是MSC那些),提供更强大的多媒体服务(语音、图片短信、视频电话等)。IMS,使用的也主要是ATCA平台。 5、5G虚拟化,就是网元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说白了,硬件上,直接采用HP、IBM等IT厂家的x86平台通用服务器(目前以刀片服务器为主,节约空间,也够用)。App上,设备商基于openstack这样的开源平台,开发自己的虚拟化平台,把以前的核心网网元,“种植”在这个平台之上。 这些网元看上去很多,实际上,硬件都是在虚拟化平台里面虚拟出来的。这样一来,非常容易扩容、缩容,也非常容易升级、割接,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核心网工程师的福音)。简而言之,5G核心网就是模块化、App化。5G核心网之所以要模块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切片”。
|